首頁評論時政臺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
2014年01月22日06:51|來源:海外網|字號:
摘要:近日,臺灣打算修正教科書,將其中稱大陸為“中國”的字句改為“中國大陸”。雖只有兩字之差,卻還原了歷史和現實,給臺灣的下一代一個正確的概念。 |
1978年臺灣地區小學語文教科書
一個現代人的質量是他讀過的書的總和,這些書中尤以教科書影響最巨。
美國記者斯諾當年采訪朱德元帥曾問他,對他人生影響最大的是不是毛澤東的文章。朱德回答:不是,是識字課本。據說,后來毛澤東聽到這段對話朗然一笑,評價道:大老實人一個!看來毛澤東對識字課本的價值也深以為然。
近日,臺灣打算修正教科書,將其中稱大陸為“中國”的字句改為“中國大陸”。雖只有兩字之差,卻還原了歷史和現實,給臺灣的下一代一個正確的概念。概念的能量很大,一個人的認同和價值判斷往往緣于概念。不少驚天動地之事,也緣于一念之間。
筆者認識一位可愛的高雄姑娘,曾到北京來作交換生。友愛活潑的她,在北京的校園里卻常受冷落,為此沮喪苦惱。后來聽她復述和大陸同學之間的對話,我找到了癥結,原來她常常說“你們中國”如何如何。我告訴她,這句話會傷害那些視她為同胞姐妹的大陸同學的感情,他們又不好意思當面說出來,因此就讓她落了單。高雄姑娘有點莫名其妙:“你們不是中國嗎?”她生于上世紀90年代,讀書時民進黨已經執政,課本里“親愛的大陸同胞”已換為“中國人”,因此,稱大陸為“中國”對她來說很“自然”——畢竟老師就是這么教的。
幾年前在位于臺南的臺灣文學館里,筆者曾看到魯迅先生的大幅掛像,很欣喜,但馬上發現魯迅先生被列在“外國作家”行列,一時間不知道是該氣還是該笑,是無知還是顢邗;氐脚_北,一位臺北朋友說,現在連孫中山都是“外國人”了。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,閉起眼睛來不顧歷史與現實已經夠野蠻了,而且還在教科書上大作手腳:減掉中文課時,刪除文言文教學,把明清歷史列為“外國史”。諸如此類,簡直就是戕害子孫了。
遺憾的是,臺灣當局對教科書的“小動作”已經延續了10多年,在萬千孩子們的白紙上涂抹了扭曲錯誤的概念。對于教科書的撥亂,現在已經不早,過去的還待反正。
(陳曉星,人民日報高級編輯,海外網專欄作者)
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,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(www.haiwainet.cn)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
【海外網評·臺灣時評】
(責編:牛寧)
臺灣,教科書,大陸,臺獨